运动充满了挑战;压力和评估,伤害,高原,运动生活平衡冲突和关系问题,等等。传统观点认为,成功和不成功的运动员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但是,应对挫折和逆境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
最明显的方法是“积极思考”。专注于我们的积极品质可以培养自信,并让我们建立我们的优势。想着“积极的一面”可能会产生乐观情绪。但同样,运动员也会考虑自己的弱点和缺点,看看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如果一个运动员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他们不能仅仅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和积极的品质。
处理自己不符合“理想”的一面并不容易。弱点和障碍被视为对未来成功的威胁和挫折的来源。不幸的是,在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环境中,强调的往往是努力和“强硬”。运动员很容易对自己的弱点或处理障碍的方式过于挑剔。他们可能认为自我批评是激励和提高的“必须”。但这些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
研究人员发现,自我批评与动机和实现目标的进展存在负相关(Powers et al., 2011)。一些运动员甚至因为自我批评而放弃运动(Ferguson et al., 2014)。应对挑战和弱点的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是采取自我同情的立场。
自我同情是指识别自己的痛苦,并承诺减轻它的能力。Neff(2003)认为,自我同情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自我同情与应对体育挑战时较少的消极想法和感受有关(Reis等人,2015)。自我同情干预也成功地减少了运动员犯错后的自我批评和消极想法(Mosewich et al., 2013)。
Ferguson和他的同事(2014)采访了女运动员关于自我同情如何帮助她们自己的运动生活。他们确定了自我同情的各种潜在目标:
然而,运动员往往很自然地对自我同情的想法保持警惕。自我批评被认为是关心改善和避免自满的必要条件(Ferguson等,2014)。自我同情可以被视为自我放纵或“太好”。然而,研究发现了相反的情况。
自我同情与被动负相关,与承担责任正相关(Ferguson et al., 2014)。它意味着关心一个人的幸福和表现,然后鼓励自己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的目标(Neff, 2003)。自我同情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安全和非评判的环境来考虑自己的弱点和如何改进它们。这提供了更现实的自我评价(Breines & Chen, 2012)。没有了对自我谴责的恐惧,运动员可以更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弱点并获得更多的意识(Neff, 2003)。
Breines和Chen(2012)发现,被鼓励去自我同情的个体在各种任务中比那些被鼓励去关注自己积极品质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结果:
自我同情既不是放纵也不是自满,而是一种勇气。它要求运动员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并决定如何前进。重要的一点是严厉的自我批评并不是改善的必要条件。鼓励和现实地评价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更有成效。
那么,自我同情在实践中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无论困难是什么,它都需要注意并投入其中;错误、挫折或对弱点的认识它意味着认识到经历是艰难的,允许自然的不舒服的想法和感觉出现,而不去评判它们。这使得自我评价更加现实。
一旦意识到这个困难,自我同情就包括以一种帮助而不是阻碍进步的方式参与自己。这意味着和善地对自己说话,鼓励自己,就像对待朋友一样。提供这种保证和诚实减少了自我批评的倾向,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安全感。
最后,自我同情需要挖掘一个人的动机,并致力于解决问题。这意味着问自己:“我需要做什么才能更接近我想要达到的目标?”自我同情的方法可以给运动员提供面对和克服逆境所需要的恢复力。
我们的合作伙伴